2010年9月24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开幕式在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
北京大学教授胡壮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惠中,中山大学教授黄国文,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行德、吴伟平,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宁春岩,北京外国大学教授文秋芳,清华大学教授杨永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著名语言学家桂诗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王初明以及全国60多所高校的研究学者及专家参加了本次闭幕式。
仲伟合:“语言学关键在应用”
仲伟合强调语言学关键在应用
仲伟合对在座的学者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语言学关键在应用。同时,他更谈及广外是最早发展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高校,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语言学改革。仲伟合还以广外语言学研究发展过程为例,说明广外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语言学界发展历程的缩影之一。仲伟合着重谈到,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召开此次研讨会既是总结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又必将对语言学界共谋大计和推动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胡壮麟:“桂老是承前启后的大师”
胡壮麟肯定桂老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胡壮麟从基础扎实、语文并重;注重实际,追求创新;观点明确,仗理知言;老骥伏枥,退而不休四方面高度概括了桂诗春老先生的治学之道。他笑言,革命时代经常会说“一颗红心及三个突出”,而桂老便是“三突出”的典型代表。胡壮麟还谈到,桂老虽已八十高龄,但仍在看书、思考,他的治学精神及学术思想值得认真学习。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家的责任与良心
“我和语言学同行四十多年,充其量只是尽到当一个图书馆员的责任。”桂老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他的语言学生涯。回忆起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桂老感慨道,“我对语言学界的贡献也仅限于让外界知道还有语言学这么一门重要学科而已。”桂老认为,当今语言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利益驱动下成为传媒炒作热点;社会公众的认知缺乏导致语言学被增加许多期望值及附加值;语言学学生存在高分低能。
桂老还提到,要学好外语不仅要看是否有这个大环境,还要看是否有使用外语的需要。在强调语言学习取决于使用周期的同时,桂老还特地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例——“煮鸡蛋煮不熟,皮煮熟心未熟”,借此说明应试语言学学习的弊端。最后,桂老呼吁应用语言学家应该旗帜鲜明,革故鼎新,勇于修正,正本清元,还外语界一片清平的天地。
开幕式后,冯志伟、杨惠中及文秋芳分别作了“从语料库里挖掘知识”、“制定中国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的原则与方法”及“探索大学外语教师发展新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尝试”的主旨发言。